來源:來源:人民網-輿情頻道
作者:田野
半個月以來,河北省被曝出4起幼兒園校車遺落幼兒致死事故。事發地分別在保定、唐山、石家莊、廊坊。4起事故中,除唐山的涉事幼兒園外,其他均屬無證辦園,接送車輛也不合規。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數據顯示,截至7月27日17時,有關河北奪命校車的新聞報道達2869篇,報刊文章90篇,論壇帖文182條,微信文章1531篇,新浪微博話題#女童被忘校車中死亡#引發網民閱讀295.1萬次。
一、輿情發展脈絡
輿情產生:兩起校車遺落幼兒致死事故 迅速引發輿論關注
7月12日,入伏第一天,石家莊晉州市天寶幼兒園兩歲半的任香諭,被遺忘在校車上,悶熱致死。事發后,晉州相關部門通告稱,晉州天寶幼兒園為未經注冊審批的非法幼兒園,園長已被控制。7月13日,廊坊霸州堂二里鎮的親爽養正幼兒園,3周歲的郭子萱也被遺忘在校車內致死。中新網等媒體以《河北連發幼兒被困校車死亡事件 涉事幼兒園均無手續》為題報道了此事,引發公眾關注。
輿情發展:官方發布緊急通知 相關輿情降溫
7月14日,河北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強化民辦幼兒園接送幼兒車輛管理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級教育部門對幼兒園全面進行排查,把事故原因歸咎于民辦幼兒園唯利是圖、違法違規購置非標準車輛,以及負有審批職權的基層教育部門審批把關不嚴。
隨后,晉州、霸州等地沒有資質的民辦幼兒園被停業整頓。
霸州市委宣傳部稱,公安局已于7月20日對園長、跟車老師、司機,以涉嫌過失致人死亡罪向人民檢察院提請逮捕。
7月23日,當地鄉政府代表幼兒園和任香諭家長簽署了諒解書。根據諒解書,任家將獲得120萬元賠償,包括喪葬費和精神損失費等。
輿情高漲:媒體回訪 聚焦河北4起校車事故
7月24日,《新京報》以《奪命校車》為題報道了兩名幼兒的死亡經過,并曝出除去上述晉州與霸州的兩起,6月28日保定雄縣一無證托幼機構和7月10日唐山市遵化成才雙語幼兒園也發生了幼兒遺落校車致死事故。
記者調查走訪發現,除唐山的涉事幼兒園外,其他均屬無證幼兒園。“老師素質不高”“處理問題態度不好”,是家長反映最多的兩點。該篇報道引發多家媒體轉載,輿情熱度迅速上升。
輿情持續:民辦幼兒園資質問題引公眾擔憂
對于民辦的無證幼兒園頻現的幼兒安全問題,多家媒體刊發評論,紛紛呼吁加強資質審查和民辦幼兒園監管。也有幼兒園園長坦言,辦幼兒園需要教育部門頒發的早教證,需要審核辦學條件、消防、衛生等各方面,“很難”。
二、網民觀點傾向性
抽樣@人民日報【河北連發四起校車遺落幼兒致死事故 女童死前曾劇烈掙扎】微博下2115條網民評論顯示,網民對此事表現出憤怒、同情的情緒較高,網民關注地域最多的是廣東、北京、江蘇,“校車司機”“私立幼兒園”是評論中的高頻詞。有46%的網民譴責幼兒園工作人員責任心太差。37%的網民呼吁應對民辦幼兒園加強監管。17%的網民提出要好好安撫受害幼兒家屬。
@歸來還是少年:每次看到幼兒被遺落在車上的新聞就很心痛,但凡任何一個環節的人有一點責任心,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可樂糖豆:這些私立幼兒園連開辦資質都沒有,為何運營了這么長時間,難道沒有監管嗎?為何接二連三地發生慘劇,相關部門應該吸取教訓
@香山于棲:很同情這些幼兒的遭遇,對幼兒家屬也要給予安慰與補償。
三、輿情反饋
◆ 幼兒何以接二連“四”悶死在校車里?
紅網發表觀點指出,第一,安全監管部門失守,從源頭上,未能把校車安全漏洞給堵上;第二,學校在杜絕校車事故中也沒做好嚴防死守;第三,家長太過于相信校車安全。
《華商報》評論認為,校車奪命,歸根到底其實是幼兒園管理細節設計的問題,假如清點孩子只由跟車老師一個人負責,相信她會更用心更盡心。
◆ 別只看到幼兒園的責任
《中國青年報》評論指出,在某種程度上,校車事故所折射的仍是幼兒教育資源在供給上的失衡和低質量的現狀。校車從無到有,固然是一種進步,但正如種種悲劇所揭示的,一旦提供的校車不合格(涉事的校車多為非規范校車),或者相關人員的安全意識未有根本提升,也會衍生出新的安全風險。
◆ 農村民辦幼兒園監管緣何“空轉”?多頭管理難執法
《法制日報》指出,在幼兒園審批登記注冊方面,現行學前教育與民辦教育相關政策法規規定不明確、不統一,造成實際執行中民辦幼兒園可以在教育部門、民政部門和工商部門等多個部門注冊,出現審批混亂、批管分離的問題,多頭管理給教育行政部門執法帶來一定的困難。
《新京報》引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觀點,認為私人幼兒園辦證難,還有“私下原因”“如果沒有登記,出事之后關園即可;如果登記了,就需要負連帶責任。在這樣的情況下,部分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門沒有將民辦幼兒園納入管理視野內,這本身就是存在隱患的重要原因。”
四、輿情觀察
連日來,河北奪命校車的輿情可謂幾經波折。7月12日、13日,兩起幼兒園事故使公眾迅速聚焦校車安全問題。次日,官方緊急通知,排查問題幼兒園,舉措有力、問責及時,相關輿情熱度有所下降,7月15日至23日,輿情發展相對平緩。7月24日,有媒體跟蹤回訪,還原兩位幼兒死亡經過,并曝出6月28日和7月10日,河北也發生過類似事故,該報道引發公眾嘩然,輿情再次升溫。《慘劇!河北半月發生4起幼兒遺忘校車致死事件》等文章迅速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另外,官方的緊急通知被輿論深度解讀,僅把事故原因歸咎于一些民辦幼兒園管理不嚴和基層教育機關審批不當略有不妥:第一,教育主管部門舉一反三、以儆效尤了嗎?在今年的第一起悲劇發生后,主管部門有沒有及時拉網式排查隱患、有沒有及時下發通知禁令。第二,2016年7月,同樣是河北,3天內兩起同樣的事故,3名幼兒在校車內悶死。為什么兩年內高頻出現人命事故?這僅是涉事者的責任嗎?建議相關部門及時正視這些問題,拿出切實有效的辦法,處理好后續輿情。
結合社會現實來看,在《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實施5年多之后,農村地區幼兒園還有很多不合格校車。校車事故,常常發生在農村地區,出事的也總是民辦私立幼兒園。為何有些家長還是要把孩子送到這些缺乏資質的幼兒園里呢?深層次問題在于幼教資源整體上的供不應求和公共投入不足。
解決校車上幼兒的安全問題,首先,對于這些失責、失察的園方工作人員,應完善相應的懲處機制。另外,從長遠看,應該由教育主管部門主導建設校車運營體系,配置專業司機,而不是只負責監管。對于一些地方偏遠、經費有限的幼兒園,可以適當出資為其購買校車,將校車運營納入規范化管理,這才是解決校車問題的長久之計。還有,家長的責任也不容忽視,讓孩子學會按喇叭、拍打窗戶、開雙閃等自救措施。總之,在責任鏈條中的每個人或每個部門,都應當改變或做點什么。唯有行動起來,方能真正減少悲劇。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