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大河報
作者:趙志疆
近日,臺前縣馬樓鎮一幼兒園發生一起事故,幼兒園接送車不慎將車上一名學生軋死。當地教育部門表示,該縣沒有審批一輛校車。目前,肇事司機已被控制,園方已和家屬就后續賠償事宜達成協議。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明明已經看到了家,卻再也無法跨進家門。距離家門只有數十米,4歲的瑞瑞卻不幸從車上墜落,進而被行駛中的車輛碾軋身亡,對于親眼目睹這一切的瑞瑞母親來說,這是何其慘痛的經歷與沉重的打擊?悲劇發生后,涉事幼兒園已與瑞瑞的家人達成賠償協議,相關部門查扣了涉事“黑校車”,也對另外一輛“黑校車”進行了查處。至此,事件似乎已經可以畫上句號,但是,此事留給公眾的反思不應就此停止。
一輛普通面包車,拆除車廂座位后放置了23個小板凳,就這樣搖身一變成了“校車”,其安全狀況可想而知。盡管涉事幼兒園否認這是“校車”,但其用于接送孩子是不爭的事實,行校車之實而無校車之名,這種粗放式管理本身無異于醞釀事故的“溫床”。值得一提的是,馬樓鎮12所幼兒園中,僅此番出事的幼兒園經過審批。經過審批的幼兒園尚且如此,其他幼兒園的安全狀況與運營管理又是怎樣呢?
雖然只是一次突發事故,但此次事故暴露的卻是對幼兒安全的一種習慣性漠視。幼兒園層面的原因毋庸贅言,耐人尋味的是,如此簡陋且危機四伏的“校車”并非秘密,家長為何對此漠然視之?原因很簡單,費用低廉——當人們在消費一種在他們看來依然是奢侈品的商品時,他們更關心的往往是自己的經濟承受力,而不是商品本身的質量。包括“黑校車”在內,在農村地區成為劣質商品集散地的過程中,不少人習慣歸咎于農民安全防范意識差,實際上,其中最大的困境在于,囿于經濟條件所限,他們無力追求更高質量的商品或服務,悲劇的種子不免因此而埋下。
可以確定的是,若非此次事故發生,小板凳拼湊起來的“校車”仍是當地家長所樂于接受的,雖然條件簡陋且危機四伏,但畢竟解決了接送孩子的實際需求。相比起潛在的安全隱患,這種便利無疑是家長更直觀的需求,而這也正是“黑校車”能長期存在的根源所在。倘若“黑校車”就此停運,表面上看起來校車隱患得以消除,但勢必會引出另一個難題——誰來接送那些路途遙遠的孩子?或者可以更進一步追問,當地只有一所幼兒園經過審批,為什么會有12所幼兒園對外招生?原因同樣很簡單,相對于龐大的市場需求,正規幼兒園數量實在太少。正規幼兒園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所以“黑幼兒園”層出不窮,而“黑幼兒園”泛濫的結果是,正規幼兒園也變得不正規。在這個互為因果的演變過程中,因此而陷入險境的豈止是“校車”?
幼教真正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應該是政府、幼兒園和家庭三方參與,然而當前一些地方財政投入嚴重不足,使得幼教收費只是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利益博弈。當幼兒園理直氣壯地追逐利益時,弱勢的家長多半只能委曲求全,而未盡到成本分擔義務的政府部門也難以對此進行有效監管。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能否加大對幼教事業的財政補貼以削弱其營利性。在將幼兒園整體納入義務教育體系還難以實現的現實背景下,不妨考慮將民辦幼兒園納入公共服務體系,由政府財政提供一定補貼。切實承擔起成本分擔的責任后,政府才可以更為直接地針對幼兒園收費等敏感問題展開監督和管理,逐步規范乃至取締那些游離于公共管理之外的“黑幼兒園”。
上一篇
別讓“黑校車”再吞噬孩子的生命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