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校車網
作者:校車
我們發現,在國內的商場、餐館、公交車或地鐵上,甚至醫院、博物館、電影院等公共場所,小孩子不顧周圍人而嬉笑打鬧、撒潑打滾的現象很常見,父母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束手無策。而絕大多數外國小朋友在公共場所的表現卻可圈可點。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差距?我們不妨借鑒一下國外父母的教育方式。
日本:公共場所控制情緒
在公共場合,與中國孩子的自由活潑、天真爛漫相比,日本孩子則顯得沉默、老實。記者注意到,日本孩子坐公車時不會來回走動,在餐館吃飯時不會大聲哭鬧或喧嘩。有時有的孩子明明搶了別人的玩具,但對方父母會趕緊上來道歉,并要求自己的孩子與小朋友分享玩具。其實,孩子的心智都差不多,不同的是家庭教育。
法國:教孩子學會等待
尊重他人是法國家庭教育的一個基本點,學會等待便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父母從小就會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形成這種習慣:并非你提什么要求都可以立馬得到滿足。例如,孩子一哭,中國父母通常會立刻將孩子抱起來哄。法國父母通常覺得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只要哭聲不異常,一般都不去理會。幾次下來,小孩子在潛意識中就會明白,把哭當成“要挾工具”無效。
父母們還會教孩子管理時間。去法國人的家庭做客,家里人無論年齡大小,都懂得嚴格地尊重其他家庭成員的作息時間,小孩也不例外。該幾點睡就去睡,鬧也沒用;該幾點起來就得起來,賴床也不成;該幾點吃飯就得按時吃飯。記者在法國家庭中從未看到有家長追著給孩子喂飯的情況。家長們還會通過家庭游戲等方式鍛煉孩子的獨立性。
在公共場合,法國孩子一般頗守規矩。比如按秩序排隊、不打擾別人、說對不起、謝謝等。法國學校從小學就開設了公民教育課程,小學主要講社會生活的規則,如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不要打擾別人,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等。
英國:把餐桌當成課堂
作為紳士國度,英國家庭很重視“餐桌教育”。餐前的舉手投足是每天要重復的事,他們認為,如果在這些細節上都做不到有教養,別的方面就更難教育了。
現代的英國家庭在餐前要等家中的老人和女性先坐下就餐。在人口多的家庭,傳統的英國家庭會在老人或是女性成員臨時入座時,要求在場男性成員,無論年長年幼都要站起再坐下,以示禮貌。在用餐過程中,無論長幼,都要求端坐。刀叉的使用一定要得體。英國的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教育正確使用刀叉,永遠不要將刀叉銳利的一頭對向他人,放置刀叉時也需要輕拿輕放。
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在吃飯時發出不雅的聲音。不要邊說話邊喝湯,不要在吃飯時要求喝飲料。一些年幼的孩子這樣做了或是提了要求,都會被父母嚴厲制止。時間長了,孩子們就習慣了這些規矩。另外,英國人在用餐時間,就是坐在餐桌邊吃飯,誰都不可以打開電視機或看平板電腦,為人父母首先要做到這一點。在餐桌前,不要輕易打斷別人說話,要等到別人說完了再發言。另外,如果自己要離席,需要向在場成員說明后才離開。
上一篇
校車標牌的核發有哪些規定呢?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