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中國網
作者:網絡
上海小學生要換乘高檔校車了,高科技的智能系統,安全、舒適。但學生和家長還未來得及為這個好消息高興,就不得不承受車費漲價的苦惱。
毫無疑問,校車檔次提高了,安全方面有了更好的保障,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但問題是,好事不能只做到一半就匆匆收場,徒留下一個讓人頭疼的“爛攤子”。
乍聽上去,這一切好像都無可厚非:校車價格貴了,運營成本增了,作為受益者,多掏點車錢也是理所當然。但千萬不要忘了,多掏錢的對象,是一群尚在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生。
國務院《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明確要求,國家建立多渠道籌措校車經費的機制,并通過財政資助、稅收優惠、鼓勵社會捐贈等多種方式,按照規定支持使用校車接送學生的服務。該條例適用于所有用于接送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上下學,并不區分公辦、民辦。
既然有這樣的規定和要求,當地職能部門就應該有所作為。一方面通過多種渠道,盡可能地解決這筆經費。另一方面,加強監督,確保校車成本公開透明,不能讓學校借機斂財。
相比之下,小城市德清倒是給大都會上海上了很好的一課。2009年就開始配備高檔校車的德清,學生坐車價格是1元一次。這點錢當然不足以支撐全縣校車的運營。為此,4年來,德清政府累計投入3500多萬元,來替學生買單。更重要的是,當地還推出一套非常完善的跟車制度,老師陪著坐車,乘車人數、有誰沒來一本臺賬記得清清楚楚。
這或許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校車安全。完備的安全保障機制,并不是一輛貴點的高檔車就能換來的。所以,解決校車問題,最重要的還是觀念問題,看把校車放在一個什么位置來對待。
校車的運營需要多方面的資源,比如通過立法保證校車的路權,還需要制定一系列標準。這些資源只有政府能夠提供,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政府責任不可缺位。
除了幫助解決購車經費,相關職能部門應該在校車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制定相關法規,監管日常運營。只有對校車費定價的監督到位了,對使用校車的各類學校扶持力度到位了,好事才不會變成增加家庭教育負擔的“窩心事”;同樣,只有對日常運營管理監督到位了,才能真正保障行車的安全。要不然,哪怕換上再好的車,學生的安全也依然得不到保障。
下一篇
校車費上漲不能成變相斂財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