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知識產權報
作者:李建偉 岳修科
4月5日,國務院公布實施《校車安全管理條例》,通過立法為校車畫出清晰可辨的“安全線”。然而,圍繞著今年年初獲審核通過的《專用校車安全技術條件》、《專用校車座椅系統及其車輛固定件的強度》兩項國家標準的爭論,卻一直并未平息。業內人士指出:“企業參與行業標準的制定,依靠的是強大的研發實力和擁有的專利,近期客車行業對于安全新標準的爭奪,反映的就是專利在行業標準形成過程中的‘話語權’。”
標準初稿引發熱議
今年 1月8日,校車安全新標準征求意見稿發布會在京舉行。在由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公路學會客車分會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3家單位共同起草的校車安全新標準初稿中,車身、車內配置等多個部分都參照了美國校車標準。這一系列舉措,被解讀為新標準制定中的“就高不就低”原則。但新標準對安全性能的高限定,尤其是“長鼻子”車身的限定,卻引起了一些爭議。
安凱集團生產的校車大多數是發動機后置的,也就是“平頭校車”。去年年底,在校車標準爭執初露端倪的時候,該公司就專門介紹了“平頭校車”在安全方面的優越性。安凱集團客車產品研究院副院長岳慶宏說:“美國校車擁有長頭和平頭兩種形式,‘長頭校車’占54%,‘平頭校車’占46%,其中大中型校車多以‘平頭校車’為主。之所以‘長頭校車’較多,是因為美國市場中卡車市場規模優勢明顯,并非‘長頭校車’一定比‘平頭校車’更安全。”
少林客車有限公司多年來致力于校車的自主研發,目前已經提交了41件中國專利申請,其生產的專供農村學校使用的平頭低端校車,目前已銷售1800多輛,占國內市場的20%。該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宋百朝表示,“平頭校車”在安全系數上完全能滿足目前標準中的各項要求,并且相對更適合農村地區的行車路況和經濟條件。“如果校車‘長鼻子’被納入校車新國標,少林校車的現有生產線、工裝、模具將不得不進行大的調整和資金投入。”
此外,一些客車生產廠家指出,鑒于安全性能的考慮,目前每輛校車的生產成本已經要比普通客車高出10萬元到20萬元,新標準實行后將使校車生產成本再度上漲20%至30%。執行新標準可能會導致學生乘車費用的上漲。
專利博弈日漸激烈
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相關企業已提交了200多件校車專利申請,這些專利申請被國內的宇通客車、江蘇快樂、浙江動力新躍、揚州亞星等幾家客車生產大型廠家所擁有,而且近期有關校車專利申請布局更趨熱烈。
在我國剛剛公布的校車標準中,盡管“長鼻子”車型未被列入新的校車安全標準,但校車安全兩項新國標的實施卻已成定局。隨著各地教育部門對校車安全性能要求的提升,一批目前正在被當作校車使用的車輛將被逐漸淘汰,一些客車生產企業的設備也將不得不作出調整和更新。
“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做專利,一流企業做標準。”鄭州睿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浩用一句老行話來概括校車新標準制定的進展。他認為,成本和市場是表象的問題,校車標準之爭反映的實質是技術之爭、專利之爭、研發和生產之爭。
“無論哪個產業,執行一個新標準,勢必要淘汰一部分落后產能,表面上看似增加了生產成本,但從長遠考慮,卻是技術進步、行業規范化的必經之路。”陳浩指出,一件有含金量的專利,尤其是發明專利,是形成一個行業新標準的基礎性因素。“我通過檢索專利文獻發現,我國擁有的校車專利中大部分都是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其中不乏同一項技術或者結構被不同的企業先后提交了專利申請。因此,新標準執行后,國內大的客車生產企業形成專利聯盟是一種趨勢,否則有可能引發許多專利糾紛,會使不符合新標準廠家的生產成本上漲。制定過程中,對于標準內容的討論和爭議很正常,無可厚非,作為企業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需要認識到的就是標準爭執的背后隱藏的專利技術許可問題。”
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總工程師于欣麗說:“無論過程怎樣,新校車標準的制定和實施都將帶動安全校車的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和應用。標準不怕有爭議,但焦點應在技術問題上。企業要加快相關技術研發并獲得知識產權保護,在實現企業獲利的同時,也讓孩子有更安全的校車可坐。”
上一篇
讓避讓校車成為一種責任
下一篇
校車優先權不能“跑偏”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