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正義網
作者:鄭赫南
甘肅省酒泉市第六中學副校長賈迎春
“校車安全事關千家萬戶,學生安全事關國家未來,鑒于地方財政實際,希望中央財政統一給西部所有的寄宿制學校配置校車,就像給孩子們配置課本一樣,讓每個孩子都有安全校車可坐。”3月4日,甘肅省酒泉市第六中學副校長賈迎春代表結合自身感受,就校車安全問題接受本網記者專訪。
“教育局長不時短信提醒注意安全”
記者:2011年甘肅校車事件發生后,國務院迅即啟動了“校車安全條例”的起草工作,在地方上,您感受到什么變化?
賈迎春:更加重視學生的安全問題。事件發生后,我們多次召開專門會議,查找安全漏洞,對學生加大安全教育;主管局與交通部門、路政部門也加大了督查檢查力度,對超載、超員等問題嚴肅查處,消除安全隱患;市、區教育局長也不時發短信提醒各個學校,務必注意學生安全。現在,上上下下共同協調,共同給力,校車安全問題已成為各級教育單位的第一要務。眼下,接送寄宿制學生的校車,都已經過嚴格檢驗,至少保證將所有危險因素在人力所及的范圍內排查掉。
“不撤并學校,缺點很明顯”
記者:在甘肅,實行寄宿制的中小學校很多嗎?
賈迎春:是的,甘肅地廣人稀、山大溝深。考慮到將有限的教育資源集中起來能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我們這幾年實行“高中向城市集中、初中向城鎮集中、小學向村鎮集中、幼兒園向中心村集中”的教育資源整合政策。
記者:有必要這樣大規模地撤并校嗎?
賈迎春:不整合的話,缺點很明顯。甘肅山村多,而學齡兒童數量在減少。在一些山村小學,全校只有幾十名學生。因教學條件簡陋,幾十名學生擠在一兩間教室上課,組成多個年級一起上課的“復式班”。老師也很少,有的老師不得不一人帶數學、語文、體育等多個課程。教育質量很受影響。
記者:不能對每個村莊都加大投入來解決嗎?
賈迎春代表:西部財政困難,負擔不起。教師待遇不高、條件又極其艱苦,很難為山村小學配齊教師。此外,實驗室、理化教具等,偏遠的鄉鎮中學也無法達標。
記者:整合之后,有改善嗎?
賈迎春:到甘肅你會看到,每到一個城鎮,最好的建筑往往是學校。很多城鎮的寄宿制完全的中學條件不亞于一般的大學。農村的娃娃,也能享受到和城里的孩子一樣的教育資源了。
“不要說校車,就是摩托車也配不起”
記者:類似這樣的完全中學,一般規模的,有多少學生?需要多少輛校車?
賈迎春:一般有1000余名學生。就算每車乘坐30人,也需要校車30輛左右。
記者:配齊校車是一筆巨大投入。當地有這個能力嗎?
賈迎春:對學校來說,不要說校車,就是摩托車也配不起。義務教育階段的經費是中央財政按學生數量撥付的,平均每名學生每學期只有300元左右。這幾百元,要投入到水電、暖氣、試卷費等方面。經費特別緊張,每一分錢都有用處,節余不出錢買校車。當地財政還要負擔老師的工資,買不起這么多校車。
記者:您希望“校車安全條例”對校車投資問題如何規定?
賈迎春: “誰來買車”是我們最關心的問題,特別希望中央財政能統一撥付,為每個寄宿制中小學校配置校車。嗯,就像給每個孩子都配齊課本一樣,要讓每個孩子有安全校車可坐。
“希望條例硬一些,期待專門立法”
記者: “校車安全條例”即將出臺,您對草案中“優先通行”等規定怎么看?
賈迎春:我特別贊同。校車應該像消防車、救護車一樣優先通行。校車安全事關學生的安全,孩子的安全,牽涉到無數家庭,學生安全事關國家未來,應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來重視。
記者:您對條例還有什么期待?
賈迎春:希望條例及早出臺。也希望條例規定得“硬一些”,確立國家統一配置、嚴格安檢的校車制度。有條件的時候,期待國家能為校車專門立法。(正義網北京3月4日電)
下一篇
農村,校車接送不現實(圖)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