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大江網-江南都市報
作者:郭寧
“我正在進一步修改我此次要提交的建議。”昨日,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科技學院董事長于果坐在電腦前,對他準備提交的建議作最后的修改。作為一名教育界人士,最為關注的仍是百年大計的教育,“國務院法制辦牽頭起草了《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校車安全制度體系。但從實際操作來看,作為我國首部有關校車的專門立法,仍存在盲點,需要修改完善。”于果希望自己的建議能有助于打造“移動的安全校舍”。
○現象:校車運營費用規定太籠統
●建議:政府、學校、家長三方共擔
去年,國內接二連三的校車交通安全事故,已經引起下至普通百姓上至國家總理的強烈呼吁,也使得依法保障校車安全成為燃眉之急。去年年底,國務院法制辦出臺了《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工信部發布了《校車安全技術條件》等四項國標征求意見稿。校車,作為學生“移動的校舍”,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如此多的關注。
“《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最大的亮點體現在校車的三大‘優先權’上,即‘交通警察遇運載學生的校車,應當指揮疏導校車優先通行’、‘校車運載學生,可以在公交專用車道以及其他禁止社會車輛通行但允許公交車輛通行的路段行駛’、‘校車在道路上停車上下學生,后方車輛應當停車等待,不得超越’,但征求意見稿仍存在權責不清、經費保障不明確等問題。”于果說,以江西省為例,根據江西省教育廳2011年12月19日發布的《關于全省中小學(幼兒園)校車安全工作督查情況通報》(贛教辦字〔2011〕45號),江西現有校車數量無法滿足接送需求,校車超載成為一種必然,其中民辦幼兒園占到90%以上。于果說,造成這種現象的背后是教育資源和教育投入的匱乏與不均衡。
不管是出錢購買還是租賃校車,都勢必牽涉汽油費、養路費、維護保養費、安全檢測費、司機工資等一系列相關運營費用。《征求意見稿》第一章第三條規定:“支持校車服務所需的財政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擔,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制定,支持校車服務的稅收優惠辦法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制定。”這樣一個籠統的規定并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從現實情況來看,解決校車經費問題的最佳措施是政府、學校和家長三方共同承擔校車運營費用。這在國外很多國家,包括在我們的有些縣市,已經開始推行。這樣既解決了政府財政投入不足的問題,同時也體現了學校和家長在校車安全問題方面的責任。當然這三方各自承擔的比例,則要根據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投入情況以及城鄉區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定。
○現象:租用私人車輛接送學生
●建議:校車坐椅應安裝安全帶
有了經費保障,“移動校舍”的安全性還需看車輛的配置和駕駛人員的安全意識。
于果在調查中發現,有不少校車為非專用校車,部分校車車況不佳或未按要求統一噴涂標志,更有少數校車存在私自改裝現象。也有一些學校沒有購買校車,存在租用私人車輛和非法營運車輛接送學生現象。而少數校車駕駛員不具備相應資質,綜合素質偏低。
于果提出,《征求意見稿》第三章“校車使用許可”應增加有關校車基本安全設施的內容,如坐椅安裝安全帶,安裝GPS衛星定位和全程視頻監控系統等。第四章“校車駕駛人”修改相應條款,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第一項改為“取得相應準駕車型駕駛資格3年以上,且具有該駕車型2年以上實際駕駛經驗,年齡不超過55周歲”。理由是:把年齡上限由60周歲改為55周歲,抬高資格門檻;強調須有駕駛經驗是因為有駕照不一定有駕駛經驗,而駕駛經驗對于校車安全運行非常重要。第四章“校車駕駛人”、第五章“校車通行安全”應增加以下條款:校車駕駛人經過交通安全教育和急救常識培訓合格才能上崗,相關部門應當制定校車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活動。
○現象:校車安全監管權責不明
●建議:設立校車安全管理委員會
對于校車的管理,目前的狀況是交通、公安、教育、安監等多部門都負有監管職能,但在校車的監管上卻各有實際困難。教育部門熟悉情況但無法管理,交警有路面執法權但無法全程監管,加之部分車輛采取“游擊戰”逃避執法部門監管,造成了目前“教育部門管不了,職能部門抓不著”的局面。
“《征求意見稿》中數次出現多部門共同‘負責校車安全管理的有關工作’。這種多頭、多層級管理會帶來管理尺度不一、權責不明、各自為政、降低行政效率、甚至是相互推諉等諸多弊端。”于果認為,沒有一一說明每個部門確切的權責,這實際上就出現在管理中多頭、多層級管理。它的弊端是很明顯的,違背了校車安全監管的初衷,對于校車安全問題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于果為此建議要明確要求各級政府設立校車安全管理委員會,對校車安全問題進行統一管理。此外,《征求意見稿》第一章總則里,要增加法律依據,如根據《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制定本條例,從而立法有據。
“校車安全關系到億萬學生的生命安全和萬千家庭的幸福美滿。期待盡快修改完善《征求意見稿》,讓《校車安全條例》早日頒布實施。”于果表現了一個教育工作者對校車安全性的緊迫感。
下一篇
校車議案的背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