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河北車網
作者:張琳
國內首次針對校車的展覽會再度引起了業內關注,而校車標準的討論也進入關鍵階段。有消息稱,爭議頗多的新校車標準有望3月份發布實施,按照修訂后的標準,主流客車企業大多都能達到。 新校車標準的降低,意味著校車安全性開始降低。
國內首次針對校車的展覽會再度引起了業內關注,而校車標準的討論也進入關鍵階段。有消息稱,爭議頗多的新校車標準有望3月份發布實施,按照修訂后的標準,主流客車企業大多都能達到。
新校車標準的降低,意味著校車的采購價格也會相應降低。一份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現有中小學生兩億多人,需要乘坐校車的有幾千萬人,按照每輛車搭載40人來計算,校車需求高達百萬輛,市場價值3000億元。
3000億元不是個小數目,如果分配給全國的車企也許還是杯水車薪。據悉,目前國內具有校車生產資質的企業共有42家,按平均分配,每家只有不到3萬輛的規模。
然而,如果設立標準過高,勢必會將部分車企擋在門外,校車的成本價格會高居不下。
在筆者看來,在國內采購校車資金渠道明確的前提下,校車標準要首先考慮的是安全。從此前校車安全草案討論的情況看,對安全標準的降低無疑是一些以標準、價格為借口的企業,意圖爭取自己的商業利益與市場機會。
在國內一些政策的制定上,政府部門也有自己的喜好,給誰錢和不給誰錢對于政府部門而言,都要考慮進去。如果采取普惠的原則,那么未來校車采購就有可能出現沒有任何約束的情況,最后導致3000億元的市場變成了一個爛攤子。
更何況,相比于普通客車,校車應該有更高的車身強度標準。美國校車要求車頂承壓強度為客車整備質量的1.5倍。
如果對校車的標準不加以限制,隨著需求的逐步釋放,進入產品公告的校車企業和產品還會不斷增加。對于屢屢為企業一窩蜂投機、產能過剩感到頭疼的主管部門而言,如何避免國內車企一窩蜂擠入校車市場,將成為難以回避的監管問題。
其實,校車標準還是應設立一定的門檻,起碼應具備客車底盤資質、技術研究中心、銷量規模等規定,因為校車在安全性方面比普通客車的要求更高,需要客車企業有更強的技術實力做保證。對于校車標準,從無到有,雖然前期標準嚴格,投入會多一些,但最終的目的是對兒童的安全負責,同時也是對中國校車產業的未來發展負責。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