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黑龍江晨報
作者:欒微
( 2 )
( 1 )
3月4日,新學期第一天,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烏云鎮的763小名學生收到了一份特別的厚禮,4輛嶄新的“希望校車”。據了解,這4輛校車是省青基會通過“希望校車”項目籌集120萬元公益基金為希望小學配備的。目前,嘉蔭縣政府已經先期投入27萬元保證校車運行。
150名小學生
每天免費乘車回家
嘉蔭縣烏云鎮寶潔希望小學原為烏云鎮中心校,始建于1927年,是一所歷史悠久的農村鎮級小學。2004年,縣教育局整合了烏云鎮的四所小學后,由寶潔公司投資重新修建,并更名為烏云寶潔希望小學。學校現有18個教學班,763名學生。在這所學校上學的學生最遠的距離學校有30公里,在沒有校車之前,離學校較近的徒步,較遠的只能騎自行車。很多學生一個月才能回家一次。冬天天冷路滑,很多學生常常摔跤。
“有了"希望校車"后,150名需要乘車回家的同學每天都可以免費乘車回家,200多名住校生最多一周就可以回家與父母團聚。”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劉靜說,“希望校車”解決了孩子們的通勤問題,也解決了學校在管理上的后顧之憂。
“偏遠鄉村小學生上下學安全乘車難問題已成為當前教育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劉靜介紹,“希望校車”公益項目嘗試以社會公益的方式解決鄉村小學生因路途遙遠而產生的安全隱患問題。
首批4輛“希望校車”是由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通過國家電網愛心公益基金捐款120萬元人民幣,為嘉蔭縣烏云鎮購置的。
“年齡在35歲至45歲之間,無不良交通違章記錄,三個記分周期內不得有滿分記錄,沒有超員超載記錄,三年以上駕齡,政審合格……”這些只是嘉蔭縣政府招聘“希望校車”司機基本條件的一部分。
今年38歲的司機閆師傅形容自己競聘上崗的難度堪比考駕照。“縣政府通過電視播放招聘消息后,我就趕緊去報名。以為憑借自己20年的駕駛大客車經驗肯定能應聘成功。”閆師傅說,沒想到不僅要政審合格,還要遞一堆材料,甚至身體健康檢查證明,還要求無飲酒習慣等等。兩輪下來,只有7名司機合格,然后他們又接受了筆試、面試。應聘人員不僅要對安全駕駛知識了如指掌,還要在面試中對面試官的問題反應機敏,合理地體現出自己對這份工作的熱愛。最后有5名應聘者脫穎而出,他們還要接受實際考核。縣政府負責校車安全的工作人員及考務人員,將5名司機特意帶到盤山道處,讓他們駕駛50座大客車從盤山道上坡處起車,考核駕駛員坡起等在惡劣環境中開車的水平。“這還不算,考核小組還讓我們在一個特別別扭的地方,調頭轉彎。”閆師傅說,考完后,5個人成績不相上下,考核小組決定將五人留用,其中一人專門負責倒班以及監督巡檢等工作。
2012年,省青基會成立“希望校車”項目,并向社會募集120萬元人民幣為貧困縣的學生們提供校車服務。嘉蔭縣憑借強有力的管理制度和縣政府財政支持,以及合理的校車管理配套方案從幾個縣中競標成功。在今年開學時,嘉蔭縣烏云鎮的小學生免費坐上了安全的新校車。
選完優秀的司機,校車管理員也是必不可少的,嘉蔭縣教育局還特意讓學校選出四名責任心強的托管老師。人員配備齊全后,所有的管理人員開始學習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及各項制度。“大大小小至少七個制度。”馮師傅說,制度是事無巨細,包括如何加油、怎么清洗車輛,再到如何保證校車安全行駛、確保每個孩子安全等問題都要學習。
據嘉蔭縣教育局局長付國軍介紹,目前為保證校車能夠正常運行,縣政府已經將27萬資金注入鎮政府賬戶作為專項資金,用于維護校車的正常運營,確保每個孩子能夠免費安全地上下學。“因為第一年使用校車,對于運營成本只是估算,如果資金有缺口,縣政府還會繼續追加。”付局長說,縣政府還成立"希望校車"服務管理領導小組”等,以確保“希望校車”安全行駛及學生安全。
記者 欒微
烏云鎮的新校車
競聘校車司機
像考駕照
縣政府投入27萬元
保證校車運行
乘“希望校車”回家
學生們排隊等待上車
上一篇
江蘇校車事故警示盤點:改…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