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新華網
作者:網絡
清晨5點半出發,走2小時山路到7公里外的鄉中心校上學,這是四川省宜賓市鳳儀鄉燕子村8歲男孩朱榮平每天的上學行程。沒有家長護送,崎嶇的山道沒有路燈,他只能和村里的小伙伴結伴而行,相互壯膽。這樣的場景在我國農村地區并不少見。
雖然2012年國務院頒布《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后,各地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投入大量物力財力實施校車安全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學生上下學乘車安全。但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校車普及度不高、學生無校車可乘的狀況依然存在。
在近期陸續召開的地方兩會上,農村校車問題再次引發各地代表委員關注,如何打掉農村校車普及的“攔路虎”,讓孩子們早日坐上安全校車成為討論焦點。
“農村學校撤并調整后,許多農村孩子需乘坐交通工具上 學。但農村青壯年多在外打工,老人無力接送孩子。”四川省政協委員、榮縣東街小學副校長李蜀秀擔憂道,在“家庭接送”缺位的情況下,學生或起早摸黑走路上 學,或乘坐“黑車”、拖拉機等上學,校車超速、超載情況時有發生,安全隱患大。
按道理,集中提供校車服務是解決農村孩子上學難的有效途徑,但在現實中,校車在農村仍是“奢侈品”。那么,困擾農村校車普及的難點在哪里?接受采訪的一些代表委員告訴記者,校車的購買、運行費用是核心問題。
“條例中提到提供校車服務的經費由中央和地方政 府分攤,但各地財力情況不一樣,難以落實。”四川省政協委員、阿壩州教育局副局長東巴格西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該州共有中小學570所,其中寄宿制鄉中心校 200多所。如果采用政府購買校車、學校運營、免費乘車的方式,全州需要300輛校車,按每輛校車30萬元計算,就是9000萬元,再加上司機工資、校車 維修保養費等運營成本,這對去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42.9億元的阿壩州政府來說,負擔太沉重了。
除經費投入外,農村道路狀況差、校車司機招聘難 也是普及農村校車必須翻過的“坎”。安徽省政協委員、懷寧縣教育局副局長陳新說,我國農村公路發展基礎薄弱,已建成的山區公路彎多坡陡等情況普遍,有的路 段甚至沒有標志標線,不具備校車通行的基本安全條件。因校車“新國標”中對校車駕駛員要求高,校車司機報酬不高而責任重,導致校車司機招聘難。
“校車服務更多體現公益服務性質,政府財政資金必須挑大梁。”一些代表委員表達了這樣共同的看法,在偏遠農村地區,校車運營利潤低卻責任重大,對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企業吸引力不大,因此政府應在校車上發揮主導作用。
湖南省政協委員田竑介紹說,湖南已成立60多家 校車服務公司,主要采取“政府主導、校車辦主管、部門監督、校車服務公司實施”模式,由公司出資購買標準專用校車。“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正規校車與公交客 運車輛不同,只在上下學時間開動,其他時間只能閑置,致使部分校車公司運營艱難。校車運行情況部分取決于政府補貼的力度,中央財政應將標準校車納入燃油補 貼范圍,并給予一定的補貼。”
陳新說,《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公布至今,仍有許多省份尚未出臺條例實施細則,而一些地方在校車安全事故后因噎廢食,對農村校車持觀望態度。從當前迫切需要來看,各地應抓緊出臺條例實施細則,明確各級政府責任以及財政投入比例。
此外,一些代表委員認為,解決校車購買、運行資 金投入問題,除政府財政資金外,還可讓金融機構介入,采取分期付款、融資租賃等辦法。同時,政府部門在改善農村道路基礎設施時要統籌考慮校車通行問題,并 明確各級政府在校車安全管理中的職責、理順校車安全管理的部門職責、依法把好校車駕駛員和校車使用許可“準入關”等。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