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湛江日報
作者:鄧耀瑞
校車應是孩子們求學路上的最重要的安全屏障,為孩子們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可在現實中,一樁樁“黑校車”安全事故,令人震驚。近年來,農村“黑校車”泛濫、引發的超載嚴重、交通事故頻發等問題令家長頭痛,校方無奈,相關部門也似乎對此束手無策。
從《湛江日報》相關報道看到,目前我市部分鄉鎮幼兒園違法使用車輛接送幼兒的現象泛濫,超載、超速嚴重,此外,車輛安全性能不達標,管理、配套措施不規范等現象層出不窮。更令人吃驚的是,絕大多數接送幼兒車輛沒有經過相關部門審批,敲響了校車安全管理的警鐘。試問,假如出了事故,誰該為責任埋單?
在農村,為優化教育資源,學校布置進行了較大調整,使得部分農村兒童的求學路程變遠。而家長們又忙于生計,無暇接送,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為非法營運的“黑校車”提供了生存的空間。對于“黑校車”,家長們有著“愛恨交加”的復雜情感。明知“黑校車”不安全,但又找不到正規的校車,不少家長只能鋌而走險,將兒子送上沒有安全保障的“黑校車”。
另一方面,由于職能部門監管不到位,“黑校車”運營泛濫成災,給農村孩子的生命安全埋下了巨大的隱患。
而要從根本上治理“黑校車”,最重要的莫過于開通正規校車。首先,政府部門應該確保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經費,把校車費用納入教育經費預算。其次,針對農村學生分布分散的情況,校車可設定相對集中的接送點,同時向學生收取合理的搭車費用。此外,相關部門要加強安全教育與安全執法檢查,引導一批有能力的學校辦理校車手續,實現農村校車正規化。在有條件的地區,可引入校車服務機構,多管齊下,破解“黑校車”泛濫、正規校車不足的問題。
只有疏堵結合,明確責任,敢動真格,才能實現對“黑校車”的全面、綜合治理。
上一篇
突擊檢查見證校車安全
下一篇
如何系牢鄉村校車的“安全帶”?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