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華商報
作者:王志安
前不久,江西貴溪校車發生事故,導致11名學童死亡。媒體接踵的報道顯示,這些孩子就讀的學校沒有辦學資格,校車也不是標準校車,而是嚴重超載的黑校車。隨后輿論的討伐多集中在政府對基礎教育的投入不足,對黑校車的監管不力上。但在我看來,這些火力四射的道德批判,都被表面的數字蒙騙了。
校車出事,往往是群死群傷,容易吸引公眾和媒體的注意。但是,與之對比的數據應該是,在沒有校車之前,或者沒有校車的地方,單獨上學的孩子傷亡率是多少。如果沒有校車的地區傷亡率高于有校車地區的傷亡率,那就說明,盡管這些黑校車看起來不甚正規,但其實卻降低了傷亡率,而不是相反。這就好比飛機一旦遭遇空難,全世界的媒體都會關注,但有統計數據表明,飛機是現有交通工具中最安全的。而其他交通工具的事故雖頻繁,但卻是零星發生,更容易被人忽視。
當然,我并不確定黑校車地區學童的傷亡率就一定比沒有校車的地區高。但生活經驗告訴我,農村的道路大車多,沒有交通指示燈,無人陪伴的孩子遭遇的風險不會低。如果考慮更多的變量,如孩子上學的方便程度,家長可選擇學校范圍的擴大,有黑校車顯然比沒有校車要好得多。否則,黑校車不會在今天廣大的農村地區越來越多。黑校車給家長帶來的收益,大致就是他們愿意為校車付出的價格。
行文至此,我已經聽到了激烈的反對聲。有人在質問:“你為啥不和標準校車相比?如果政府花錢為學校和幼兒園全都配置上標準校車,這種事故發生的概率會不會降低?”我承認,會。但問題是,這個社會上大多數問題的解決,都是在給定約束的條件做決策,而不是用理想模型簡單和社會現實作對比。誰都希望孩子們能坐上標準校車,但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即便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政府尚且沒有能力為他們配置校車,更何況本不在義務教育范圍內的學前教育。
我的看法是,解決黑校車問題,應該立足于現實中不會讓孩子們的境遇變得更差,而不是理想中哪個模式更好。但現實的解決方法卻常常相反,每次遇到黑校車出事,政府在輿論的壓力下,第一反應就是取締黑校車。可對于上學路有幾公里之遙的鄉村幼兒園,取締黑校車,政府又不能提供標準校車的情況下,很可能就是在無形中提高幼兒上學的死亡率。事實上,沒有了黑校車,并不意味著孩子們就不會遭遇車禍、溺水等事故,但因為不再是群死群傷,也就少了媒體關注。但對于政府而言,如果有黑校車,一旦出事就是自己監管不力,沒有了黑校車,出了事故自己不用擔責。媒體和輿論看似正確無比的詰問,在現實當中卻導致孩子們的境遇變得更加悲慘。
如果我們立足于國情,對于不在義務教育范圍的學前教育來講,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由政府提供標準校車都不現實。而鄉村幼兒園的低收費,強制他們配備標準校車也無操作性。在這種情況下,適當降低校車的標準,將目前市場上的黑校車合法化,之后再給這些黑校車一些現實而具體的幫助,才是真正幫助家長和孩子的善舉。這也是在幾乎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收益最大的舉措。果真如此,政府也就很難用取締黑校車的懶政方式為自己卸責。真出了事故,我們才能細查政府的責任,該撤職撤職,該查辦查辦。
一個相當重要的癥結在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承認現實,我們就不得不承認,暫時我們還不能給孩子們提供和發達國家一樣的校車,我們還需要時不時地面對一些鄉村校車的事故,這會讓一些道德感充沛的人有些難堪。我給這些人的建議是,如果實在覺得難以接受,就捐點錢給孩子買校車。如果這個做不到,只是要求政府取消三公消費,這個我也支持,請繼續。但解決校車問題,千萬不能聽他們的,那是胡來。
(王志安央視評論員)
上一篇
家長為“公益貪官”求情紅了誰的臉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