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法治周末
作者:戴蕾蕾
縱然業界推斷,校車市場的規模將有4000億元之大,但關于校車未來的發展卻并不讓人樂觀。作為公交系統的補充,校車的發展受到政策及地方財政一系列因素的牽制。
在日前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2012北京國際道路運輸、城.市公交車輛及零部件展覽會”上,除了宇通、大金龍、中通客車等國內的主流客車企業參展外,美國納威司達、藍鳥等國外參展商隆重登場,開始新校車研發競賽展示,并展出了IC品牌的兩款經典校車。
而在同期舉行的第63屆中國教育裝備展上,一汽客車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三款校車,包括9米長頭校車、7.5米長頭校車和7米平頭校車。
而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二屆北京國際車展上,納威司達宣布將擴大其與中國卡車制造商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范圍,雙方將在商用車領域開展新的合作:為中國市場設計、開發、制造和分銷校車。
一直聚焦中重卡領域的東風商用車公司也推出了其最新開發的EQ6600S4D長頭校車,意在該細分領域展開新的攻勢。
中外車企為何競相逐鹿校車市場?在納威司達中國區總經理陸昕眼中,未來中國校車年銷量有可能達到10萬輛,這一數字相當于美國市場的4倍。如果一切期望成真,那么中國將無疑為美國校車企業帶來發展的“第二春”。
新版《專用校車安全國家標準》(下稱“校車新國標”)已于5月1日起正式實施,中國公路學會客車分會副秘書長佘振清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我們之前對校車市場的估計有些樂觀,國家近期相繼出臺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校車新國標、《專用校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一系列法律法規,一定程度規范了校車市場及運營制度,但對于市場銷售而言,卻并非利好。”
爭搶市場
這是一組所有客車企業都曾計算過的數字:目前中國有9000萬名學生兒童需要乘坐校車,專業校車的市場容量將超過100萬輛,每年的更新需求也將達到15萬輛。如果每輛校車價格以中間值30萬元來計算,乘以100萬輛,那么得出的數據是3000億元,加上保養維修及其他費用,全國校車市場總規模將不會低于4000億元,這對各校車生產、運營企業來說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哪怕未來納威司達的校車產品在中國市場所占份額只有10%,其數量已經遠遠大于我們在全球其他市場的銷量。”陸昕認為。
這些數字令以藍鳥和納威司達為代表的外國校車生產商義無反顧地向中國市場狂奔,也讓越來越多的客車企業加入到校車的“爭奪戰”中。一個典型的事例就是,在今年2月舉辦的首屆中國校車展中,就有22家客車生產企業拿出了自己的校車產品。
“事實上,目前的校車技術也都大同小異,在產品趨同的情況下,誰的產品最先進入市場,誰就掌握了主動權,客戶資源目前對校車生產企業至關重要。”曾在中大客車任職的項目經理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現在國內校車市場是客車企業競爭最激烈的地方。
在2011年年報中,宇通公司特別將產能問題列為“公司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新的校車基地正在建設之中。對此,宇通相關人士表示,2012年宇通將根據實際情況對校車產能進行優化調整,確保供應充足。
此外,廈門金龍客車也在關注其校車業務板塊的一舉一動。據了解,廈門金龍客車已專門設立了校車運營部門,同時金龍客車內部的其他職能體系都會參與協調校車業務發展。
上一篇
安全校車離鄉下孩子還有多遠?
下一篇
校車準入規則或將改善校車市場現狀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