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企業黨建參考報
作者:包慧迪
10日,《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公布施行,標志著中國的校車安全管理工程正式起步。校車上路,將考量社會公眾道德;采購運營,考量屬地的綜合管理能力;運營方式的選擇上,將是對國有運輸企業社會責任的考量。
《條例》從屬性上更多地對校車自身的行為進行了非常詳盡的規范,意味著校車主管和運營機構要對校車進行更加精細化的管理,不能因為享有優先權、不能因為可能會受到其它社會車輛的“禮遇”,而逾越《條例》和交通道路相關法律法規的范圍,在安全的前提下,善待自己才能更加獲得別人的尊重?!稐l例》也對其它社會車輛在遇到校車時的行為作了規范和要求,我們可以理解為這也是對所有的駕駛員要有主動避讓校車的意識和素養的呼喚。顯然,這還不夠,還需要全社會長時間來呼吁、倡導、培養。
《條例》是檢驗校車安全管理和安全運行的一把標尺;校車上路,就是考量社會公眾道德水平的流動標桿!
校車的需求數量由學校和學生的分布情況、其間的道路狀況和運輸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地方和學校財力等諸多綜合因素來決定,《條例》科學地把校車采購及運營管理賦予屬地政府及相關部門,有利于各地根據實際需要和財力來解決校車的采購和配備等相關問題。各地應該以需為本,調動各方財力和各種社會力量共同解決屬地校車購配等相關事宜。
需要警示的是,校車不是“唐僧肉”,《條例》以及校車的采購和運營管理恰恰是檢驗相關部門和責任人綜合管理能力的標尺。
以安全為前提解決學生上下學乘車難題,在不可能、也未必需要為每所學校都配備校車的情況下,無疑需要調動各方力量。把有限的財力投入到應該肩負社會責任的國有公交系統,利用其成熟的運營管理機制和能力,增強校車線路的運營能力,強化點擴大面,是事半功倍、好操作、見效快的好舉措,杭州市的做法值得肯定。雖然這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但是是國有公交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時機,應該站出來!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