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汽車網-中國汽車報
作者:張冰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3月7日在列席全國政協民主黨派小組會議時談到校車安全問題。他表示,從國情來看,我國并不適合大力發展校車。校車雖然是學生用車,但其本質仍是公共交通工具。合理布局學校,就近入學,避免或減少孩子上學路途遙遠所致的辛苦與危險,是解決校車安全問題的途徑之一。
劉利民曾在云南山區實地考察校車使用環境,他說,很多偏遠地區連3.5米標準寬度的村級公路都沒有,根本不適合大型車輛行駛。
筆者認為,劉利民的觀點是實事求是的。我國地域廣大,山區占整個國土面積的69%,很多地方自然條件差,經濟欠發達,交通基礎設施無法和東部及沿海發展較好的地區相比。在這樣的環境下,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強行大力推廣使用校車,不符合國情,搞不好還可能適得其反。
教育部門的觀點,直接關系到使用方對校車的需求。有人對國內校車市場需求量進行過推算,認為我國約有2.3億中小學生,其中有9000萬中小學生需乘坐校車上下學,按每車40人計算,需求量將超過200萬輛。從供給方面看,目前國內客車年銷量在20萬輛左右,其中,大中型客車銷量只有15萬輛左右。若更新現有不合格校車及新增校車,市場需求相當可觀,需求與供給的巨大反差,將促使校車成為客車細分市場中增速最快的車型。
根據對市場前景的樂觀預期,國內不少客車企業將校車作為今后若干年重點發展的產品。客車行業之外的一些企業,甚至既無客車生產資質,也無生產經歷的企業,也將其視為唾手可得的大蛋糕和新的利潤增長點。有媒體報道說,生產摩托車的四川宗申,正在與美國藍鳥校車公司洽談收購事宜。可見,當前校車熱,熱到了怎樣的程度。
多年來,市場對專業校車的需求未大規模啟動,甘肅慶陽校車事件引起政府部門高度重視和社會廣泛關注,促使校車市場加速啟動。由于需求與供給的確存在缺口,客車企業積極行動起來開發產品,提高產能,滿足需求,都是出于對客車乘坐者的關愛,值得肯定。
但對市場前景過于樂觀的預期,在教育部劉利民副部長關于我國不適合大力發展校車的表態之后,是否該調整一下了呢?筆者認為很有必要。
對市場需求的正確判斷,是企業規劃生產的必要前提。當需求突然降臨時,企業缺乏生產準備,將失去應得的市場,但對市場需求過于樂觀,憑一時沖動盲目擴產,也會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損失。劉利民的話并非只代表他個人,而是反映了一線教育工作者的聲音,同時也是官方的教育部的聲音。客車企業應把劉利民在政協小組會上的發言視為市場需求方發出的最新信號,重新評估校車市場的真實需求,做好近期和中長期規劃。
上一篇
校車安全是超越教育領域的社會問題
下一篇
關于金山衛校校車問題的調處情況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