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蘭州新聞網
作者:張建平
早上7點半,桑會芳走出家門,走路不到十分鐘的路程,就來到新區現代農業雙創基地的蘑菇種植大棚,開始了她一天的采摘工作。
兩個月前,桑會芳還生活在舟曲縣果耶鎮磨里村的大山里。8月7日,跟隨第一批舟曲縣地質災害避險移民搬遷,她們舉家來到蘭州新區,在嶄新的“移民新村”安家落戶。
“搬來不到一周就找到了工作,新區的各個部門為我們移民群眾考慮的太周到了。”如今,在蘑菇種植大棚,桑會芳一天有130元的收入,“工作很輕松,而且上班就在家門口,這樣的日子以前做夢都想不到。”
走進新區現代農業公園的移民安置點,白墻灰瓦房屋交匯處的“建設移民美麗家園”等標語格外醒目,一條條道路交錯伸展,房前屋后干凈整潔,水電氣暖一應俱全,這樣嶄新面貌的居住環境讓搬遷村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舟曲縣地質災害避險移民搬遷工作啟動以來,新區各部門充分發揮屬地管理和服務保障職能,堅持黨建引領、集中各方力量、合力攻堅克難,有效保證了移民搬遷安置高效順利推進。截至目前,已保障舟曲400戶1646名避險群眾搬遷安置到位。
“為切實做好搬遷工作,園區、鎮全體黨員干部牢固樹立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主動靠前,高效服務。”西岔鎮黨委委員王建軍介紹,西岔園區、西岔鎮黨員志愿者設置成10個工作小組,按照“專人專戶”要求,提前逐戶逐院逐房多次對水、電、門窗、下水、玻璃及環境衛生等狀況進行排查驗收,對發現的問題逐條梳理,建立臺賬,及時協調相關單位予以解決。同時,采取承諾制、容缺辦理、上門服務等措施,引導餐飲、便民超市、建材銷售等8家經營商戶入駐安置點,協調開通公交路線兩條,配備垃圾箱144個,精心布置文化墻16平方米,努力為搬遷群眾創設溫馨的居住環境。
桑永先一家四口是第三批從舟曲果耶鎮磨里村搬遷到蘭州新區的,她告訴記者,來到這里居住,沒有什么不習慣的,感受到了新區的溫暖:“在這住了2個多月,這邊什么都挺方便的,兩個娃娃在新區二小上學,上學放學有校車接送,自己也在農投大棚里上班。新區在這里開了好幾場招聘會,來到這里的人都找到工作了,有的在工地、有的在大棚上班,以后發展前途挺好的。”
據了解,為確保搬遷群眾能夠“搬得出、穩得住、有業就、生活好”,切實解決搬遷群眾后顧之憂,積極協調解決搬遷群眾就業、隨遷子女就學、醫保社保轉接等入住后各項服務保障工作。新區舉辦3場次“舟曲避險搬遷群眾勞動力就業崗位專場”推介會,共500余名搬遷群眾與新區科文旅集團、秦東農投公司及新區瑞玲物業等企業達成就業意向并現場簽訂意向書,落實273名學生就學問題,并與舟曲縣社保局就搬遷群眾醫保、社保等問題及時進行溝通銜接,對低保戶16戶34名、29名殘疾人從10月起由新區發放補助資金,確保搬遷群眾民生政策保障無縫對接。
“農投集團勇于承擔國企社會責任,圍繞集團產業發展,吸納近100余名搬遷群眾進入現代農業示范園、現代農業公園等重點項目務工,人均月工資可達4000元左右。”新區農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衛俊峰說,通過實現“家門口”就近就業,幫助搬遷群眾盡快融入新的生活,從“安居”到“樂業”,不斷增強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