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半島都市報
作者:劉震
近日,記者從膠州市九龍鎮教育辦公室獲悉,該鎮小學校車覆蓋率達到了100%,總共10輛大鼻子校車可覆蓋47個村莊的 972名小學生,此項成果在青島市所有鎮處級單位中尚屬首例。除此之外,該鎮教育部門還根據自身情況,利用車載電視、座套文化、車內壁貼和文化站牌等四項措施打造“車載教室”,截至目前,文化站牌已經打造完畢,其余三項措施將于一周之內啟用。
10輛大鼻子校車覆蓋全鎮
5月18日,記者來到了膠州市九龍鎮,鎮教育辦主任張德成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合點并校的形勢發展、現代交通工具的普及,中小學生的上學交通安全隱患逐步凸顯,為切實解決九龍鎮小學生乘車上下學問題,九龍鎮配備了中通、宇通公司生產的標準化“大鼻子”校車10輛,覆蓋范圍可達九龍鎮全部47個村莊,惠及972名小學生,校車覆蓋率可達100%。
“我們設置校車停靠點 41個,設計路線22條,涉及4所小學。”張德成表示,據他所知小學校車覆蓋率可以達到100%的鎮處級單位,目前全青島市僅有九龍鎮一例。
校車打造成“車載教室”
18日下午,記者到了膠州市九龍小學,校長臺耀斌告訴記者,該小學是九龍鎮最大的小學,共配有大鼻子校車四輛 。“我們正在響應鎮教育辦號召,積極打造"流動教室"。”臺耀斌表示,有了校車就要充分利用起來,讓其不僅能夠發揮送學生回家的作用,還能多方面促進學生進步 。“ 首先是車載電視。”臺耀斌表示,他們正在制作教育視頻,可以利用車載電視播放學生當天學習的英語單詞、詩詞歌賦,并播放英語故事等,每周固定循環播放,讓學生看著電視就能把知識學會。
除了車載電視,“座套文化”也是打造“流動教室”的重要舉措,“我們把《 三字經》、《資治通鑒》、《水經注》等文學典籍里的故事通過圖畫和文字相結合的方式體現在座套上供學生學習。”臺耀斌表示,除了“ 車載電視”和“ 座套文化”九龍鎮教育辦還利用車內壁貼和建立文化站牌的方式打造“校車學習流水線”,讓學生從上車到回家都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放學路上有“老師”陪伴
“以前總是擔心學生的安全問題。”臺耀斌表示,以前很多老師都因為接送孩子上學的問題而不能按時上下班,現在大鼻子校車的啟用終于讓全校老師都放心了。據介紹,每輛大鼻子校車上都配設有教育專業背景的“監管員”,他們成了孩子們放學路上的“老師”。
“ 我們是洋河崖村的 ,以前我都要天天接送孩子,現在有了校車省事兒多了。”村口接孩子的張女士告訴記者,她聽說校車上還會建起“流動教室”,自己非常期待。九龍小學五年級二班的匡嘉怡告訴記者,“我要在車上貼上我自己畫的畫!”五年級三班的高甜宇也表達了自己對“ 車內壁貼”的期待。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