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源:東莞時報
作者:汪慧君
“五一”過后,大家在路上看到的校車,會否與以前的有所不同?新版的《專用校車安全國家標準》在“五一”開始實施。新規定對校車的安全性能、標志、內飾等等,都做了詳細的規定。這一部吸取了國際先進經驗的校車標準,配合著三月份已經實施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能否讓孩子們有一條更加安全的上學路?
記者在新規頒布后首個上學日進行了跟蹤調查,發現了與《規定》不符的情況并不罕見。比如學校將公車改造成校車,校車階梯不符合標準,校車人數超過規定人數……而在路上,出租車強行超車,使得校車險些發生事故。這些情況,不能不讓人憂心。
安全管理條例,保證了校車的優先路權。校車新規則從生產上和校車的安全質量上來加強了相關管理——相關規定似乎已經相當完善了,但實施情況如何?事實證明,并不十分樂觀。為了防止出現有法不依、有規不循、令《規定》成為一紙空文的情況出現,有關部門不能就此止步。
在硬件上,教育、交管部門應該加強日常的執法力度,對校車進行不定期的、持續的專項排查,也可以通過專項執法的方式進行集中的整治,讓弄虛作假的校車、學校沒有生存空間。但還有另外一些問題,更難整治,更難解決。
校車事故,有些原因并非校車質量問題,而是出在司機的問題上。應該說,校車司機也屬于校車“配置”的一部分。一個技術良好、有責任心的駕駛員,可以更好地應對路面上的復雜情況,避免事故發生。校車司機是否也應該像校車一樣,有準入門檻,值得進一步討論。
校車路權問題,在去年校車事件以來,經過社會媒體的廣泛討論,又對已經實施近兩個月的《校車安全管理條例》做出了有針對性的規定。但從記者的采訪來看,校車在路上并未受到優待。橫蠻的出租車,儼然成了校車安全的威脅者。這些潛在段,才能夠讓“避讓校車”這一理念深入人心。
在記者跟蹤的個案里,我們感覺到,《校車安全管理條例》也好,校車新規也罷,有助于改善校車使用的混亂狀況,但卻未能從根本上讓校車成為孩子們的安全堡壘。
有規定與施行之間的時間差,也有在思想意識上的重視與否等問題。比如,學校為何一定要等待“交警部門開會溝通”,才去解決校車核載人數超標問題?而學校領導、老師都對新規定表示“不了解”,則更能說明,有關方面的宣傳教育工作不夠到位。
校車安全,牽涉到家庭的未來、社會的未來。有人說,一個國家是否文明,只需看它對孩子的態度。校車新規,只是善待孩子的文明之路上的一小步,如何將這方向正確的一步,走得更踏實堅定一些,走得更深入人心一些,值得整個社會進一步探索,進一步思考。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