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tton id="aao42"></button>
    
    
    <rt id="aao42"><delect id="aao42"></delect></rt>
    <li id="aao42"><source id="aao42"></source></li>
  • 返回首頁
    歡迎來到中國校車網!
    首頁 校車文化 校車在中國

    正文

    溫情“校車”

    2012.02.11 -

    來源:企業黨建參考報

    作者:王恩亭

      童年的山村很貧窮,卻將我的記憶用美好填滿;童年的冬天很寒冷,卻有一輛特殊的“校車”溫暖著我……當雪花飛舞的時節,飄飛的雪花就是我們快樂時刻點燃的焰火。因為只有在這一時刻才有我們的“校車”,童年的“校車”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年上學的日子中最快樂的時刻。

      飄落的雪花,就是送公糧的信號,送公糧的車就成了我們的“校車”。平時我們每天要走二十多里的山路上學,天寒地凍的日子里,上學真苦啊!可有了校車,我們就不再覺得冬天有那么冷,反而充滿期待,期待每一個黎明的到來,期待每一個日落的時刻。

      那時送公糧是每一家農戶必須做的,而且要排號,每天三兩戶去送,這送公糧的車能排滿一個多月,甚至能排到放寒假。

      清晨,一抹陽光穿過稀疏婆娑的樹影照進小山村,我們便如同草垛里的麻雀般,從被窩里探出了頭,急切地等隊長扯著他那破鑼嗓子,敲著破銅盆挨家挨戶的喊:“快出被窩了,一會兒太陽照屁股嘍!上學嘍!”隊長在那刻儼然變成了校長。我們“哧溜”一下鉆出被窩,一骨碌下了炕,麻利地吃完飯,一溜煙地奔向我們的“校車”。

      “校車”早就等在那里。那時送公糧的車基本上都是牛車或者馬車,每一家送公糧是有任務的,約定俗成的一定有輛車裝的糧相對少些,上面鋪稻草,并且拉這車的牲口一定是最好使的,車把式也是技術最好的——這就是我們的“校車”了。

      我們擠在一起,陽光照在臉上、身上是那樣溫暖。車上不僅有學生還有趕集的鄉親,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如果哪天恰好坐了自家車,又能在眾鄉親面前把老師要考的課文背個滾瓜爛熟,可是件給爹娘長臉的事。有一次,我就是坐著自家送公糧的車把老師要考的《木蘭辭》背得聲情并茂,贏得了鄉親們的喝彩,爹的臉上笑開了花。

      夕陽西墜,金色的晚霞如同薄紗被風撥動著,絲絲縷縷飄在天邊。繼而,又飛散成一抹朱粉,輕描淡寫地拭于天邊的一角。牛鈴叮當,我們的“校車”歸來了,車因沒了糧食而更加輕快。如果有像拖拉機、汽車那樣的機動車,一定是我們的首選,我們喜歡那種涼涼的風從耳邊呼嘯而過的感覺。要是能像女生那樣坐在駕駛室里,簡直就是我們的夢想了。“長大了一定要有出息”的信念便在我們心中生了根發了芽。那時路上駛過的機動車雖是稀罕物,卻很低調,一點也不張揚,如果看到拉孩子的“校車”時,絕對不能鳴笛,怕驚了那些沒見過大世面的拉車牛馬而出意外。

      坐在車上,我們說笑著,東家因為賣了糧而高興,還會給我們發糖吃,如果是臨近年底,趕集的老鄉還讓我們啃凍梨、凍蘋果……,我們的笑聲在牛車上跳動著,蕩漾著。那小小的牛車怎能裝下如此多的歡樂與喜悅,一路上灑下許多許多……

      童年的“校車”成為我最美的記憶,童年的“校車”是那般的幸福、溫暖。這份溫情分明早已根植這片土地,激蕩在我的身體里,回蕩在我的靈魂中。

    童年的校車
    中國校車網(www.ots2.com)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站"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校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ots2.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校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master@xiaoche001.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滨海县| 大埔区| 西贡区| 屏东县| 金湖县| 崇左市| 清徐县| 红安县| 西平县| 确山县| 金门县| 安泽县| 吴忠市| 淳安县| 迁西县| 遵义市| 富民县| 盐池县| 武陟县| 忻城县| 聂荣县| 巴彦县| 房产| 高平市| 高清| 溧水县| 余姚市| 台东市| 峨山| 安丘市| 酉阳| 鹤壁市| 镇宁| 霞浦县| 自贡市| 峨眉山市| 邮箱| 大城县| 安平县| 麻阳| 宜宾县|